利益,会引起怎样的波澜。

林源在访谈中已经说得特别明白,那就是中医的事情,最好是精通中医的人才来处理,否则,真的会对中医产生巨大的伤害。

然而,中医人才,现在是怎样界定的都是一个尴尬的局面。像王博渊,左益心这些人,明明是中医圣手,他们的医师资格,却是由西医背景为主导的卫生部门颁发的。

即便是后来的中医国手等一系列头衔,都是由卫生部门核准授予的,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尴尬。

多少年来,这帮中医泰斗级别的人物,不是没根卫生部门反应类似的事情,认为中医的行医核准,需要有专业的中医管理人来完成。

卫生部门也不是没有综合考量,但涉及到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。最大的难题,就是现有的体制,都是借鉴西医管理模式建立起来的,仅仅是对中医医师资格的认定,就能够让人哭笑不得。

一般来说,从正规的中医专科以上学院毕业,在国家承认的医疗机构工作满年限,经过评审,可以获得从医资格。

这在真正的中医人眼里,简直就是不可理喻。就算是正规的中医学院,能够学习到什么东西?中医的精髓,真正能够用到实践当中的,在目前的中医学院能够学到么?实习的医疗机构,能够提供中医氛围的实习环境么?

现在绝大多数的中医院,挂盐水,做西医的化验已经成了常态,在这里实习的学员,怎么看,也不像是能够胜任中医的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