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唐一代,杭州这里置杭州郡,治所又迁回钱唐,为了避国讳,钱唐改名为钱塘,直到唐末五代十国时期,天下大乱,可是这百余年的乱世中,杭州却保持了难得的安宁,归吴越国管辖,历经三帝八十五年的统治,正如欧阳修所言“钱塘自五代时,不烦干戈,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。十余万家,环以湖山,左右映带,而闽海商贾,风帆浪泊,出入于烟涛杳霭之间,可谓盛矣!”

吴越王钱鏐在原来的隋时凤凰山杭州城的基础上,大规模地加以扩建和改进,这个都城西起秦望山,沿钱塘江到江干,向东到宝石山,形状若腰鼓,因此杭州城也有腰鼓城之称。

在五代时期,几代吴越王引西湖水作为杭州的护城河,而在钱塘江边用石囤木桩法修筑百余里的护塘海滩,疏通河道,以绝钱塘江水患。

进入北宋之后,杭州迎来了史上发展的黄金时期,当时全城人口已达二十余万户,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之一。经济繁荣,纺织、印刷、酿酒、造纸业都较发达,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,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。

有宋一代,杭州历任地方官,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。元祐四年(1089年),著名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,再度疏浚西湖,用所挖取的葑泥,堆成横跨南北的长堤(苏堤),上有六桥,堤边植桃、柳、芙蓉,使西湖更加美化。又开通茅山、盐桥两河,再疏六井,使带有海水盐味的井水不再入市,民饮称便。

靖康之后,北宋灭亡,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