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,我可以指导你攻读博士学位,但你如果想研究信息学这样与现实结合异常紧密的学术理论,这条路是根本走不通的。

想清楚了吗?政治人物需要讨好选民、企业家需要讨好客户、学者则要坚持学术诚实,这其中的界限是几乎不可能跨越的。你想去尝试跨界,那就只有从事不敏感的新型经济研究,这也正是你的长项。”

美国大学里教授与国内的不同,指导学生是他们的工作职责,而非是权利。李家明在学术和事业方面的表现都异常出色,斯宾塞教授希望他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,为学校增光添彩,但出于他的专业素养,他又必须把学生或许没想到的一些问题指出来。

“,我想不明白,与其你花四五年的时间,拿一个对你事业并无多大帮助的学位,何不一心做你的事业?”

如果这是在国内,面对萧大人那样的导师,李家明很容易用‘读书可以明智’作为理由糊弄过去,因为对方深谙‘成功学’,但面对斯宾塞这样的美国人,却不能找借口。问题的关键,还是双方的文化差异,美国是个诚信社会,只要你失去了诚信,整个人都会被否定,这是作为公众人物的李家明不能承受的后果。

坐在斯宾塞教授的办公室里沉默良久,李家明只好放弃追随教授研究经济信息学的念头,转向研究互联网、物联网衍生的新型经济。可即使是这样,斯宾塞教授依然劝诫。

“你确定?,我不太了解你们东亚的文化,但我可以告诉你我的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