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手机端p://.上赶的生意不是好买卖,可即使是上赶的买卖,在精明过人的柳老师手里,依然能不吃亏。

哪怕是李传林坚持那些条件,他依然不为所动,也坚持远超于县领导划出的底线厂子售价500万、国资委持股、安置所有的工人、替工人购买养老保险、没有任何优惠政策……。

明知这是能赚大钱的生意,而且能沾公家的大光,以脾气爆著称的李传林,也只得收敛起那些唬人的伎俩,打起精神跟这位比他还精明强干的柳大局长讨价还价。谈了两天谈不拢,索性全部扔给他大哥跟儿子去搞,磨嘴皮子的事,他真的不在行。

这位柳大局长精明啊,从李传林掩饰不住的急切中看出了虚实,更想为政府多争取一点好处。没办法了,李家明见沉不住气的父亲露了馅,只好将那一百一十多万新厂扩建的设备款,全部汇到了沪市。吓柳老师是吓不住,但吓吓那些官僚应该没问题,何况收了钱就得办事,也得给人一个敲边鼓的机会。

银行是国家的银行,自然也会给政府提供一些法律不允许的方便。这消息传到负责联络银行的郑书记耳里,连忙去叫正在曾书记那打擂台,要求安排几个厂长职务的柳局长,顺便也让大领导莫以为大家做事没用心。

“什么?”

“书记,真的,刚刚钟行长打电话给我,说是钱汇到了欣荣机械厂,我们竹器厂的设备也是从那购买的。”

这事麻烦了,设备集中后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