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杨行舟的不周山掌有着极大的参考意义,杨行舟对自己的这套不周山掌第一次进行了审视。

其实他这套不周山掌本身也是带有独特的“韵味”的,第一招“天倾西北”,一掌打出,模仿的便是传说中水火二神交战,打断天柱以至于苍天倾覆的情形,这一招本来就是有“情绪”的,只是相比薛笑人的剑法,这种情绪不够强烈。

他以前只琢磨招式的精妙和掌法劲道的刚猛,虽然也有一种天塌地陷的气势蕴含在掌法之中,但是这种气势与意蕴相较掌法的威力而言,实在太弱,无法与掌法齐头并进。

到了这个时候,杨行舟才对精神的力量有了新的认知。

当武学招式有了精神气韵,整套武功才算是“活”了过来,之前的武功威力虽强,但却缺少了一种生命的灵性,相较于薛笑人的剑法而言,少了一些“鲜活”的特性。

但是现在,杨行舟已经将这套掌法重新完善起来。

不周山掌的第十一招,也在薛笑人的刺激之下,终于成型,不周山掌之一元复始!

到了现在,杨行舟的不周山掌已经被他推到了第十一招,这不周山掌越是往后,就越难以推演,杨行舟这么长时间的武学积累和薛笑人剑法对他灵性刺激,此时也已经耗尽。

本来第十二招“万象更新”杨行舟已经有了点模模糊糊想法,但是无论如何也推演不出来,智慧穷尽,难以为继。

但即便如此,也是收获巨大,让他在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