宫可以轻易做主浩然气,改造所有的浩然气。

曹柘选择的时机,可谓不错。

再早一些的话,那些儒修还没有被众人逼迫而来,作为‘既得利益者’,即便多数儒修都胸怀坦荡,却也未必能真做到彻底的大公无私。

此时这种状态下,却是正好顺水推舟。

程竟闻言,深鞠一躬:“夫子有命,敢不从尔?”

随后率先推动了自身所能调动的庞大浩然之气,虽远不及曹柘,却远胜寻常儒修。

再之后,更多的儒修跟上。

文宫在众多儒修与曹柘的共同推动下,不断的嵌入天地之间,逐渐演化为人道之下,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。

在无法用凡俗肉眼看到的层面。

原本浩荡的人道长河,在此界轰然分裂出了一条支流。

其中一部分浩荡沛然之气,被镶嵌在这条支流内的文宫,进行了人为的改造。

化作了奇妙的文气。

此气不取天地灵机,不采万物生机,存在于人心念头之中,显化于诗词歌赋,耀世文章。

从此以后,即便是人品存在瑕疵之辈,也能习得文气,入儒修之门。

通过修持、领悟,自身的蜕变,逐渐得浩然之气。

此举更胜过之前浩然之气简单、粗暴的筛选。

而是通过引导、教学、鼓励的方式,让修习儒道者主动向善,领悟自身的浩然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