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再见之前,先感知、接触一下这个世界。

随后曹柘以极快的速度,游走四方。

很快在东伯侯姜桓楚的封地上,听到了一条应对‘推恩令’的政令。

抢在推恩令正式传播开来,落到封地,为众人所知晓前,东伯侯姜桓楚已经下令,让膝下七子,都各自领了一块封地,并立刻各自就封。

不仅如此,还与麾下二百诸侯定下了规矩。

东伯侯姜桓楚规定,他会听命于商君,而麾下的诸侯,则只需听命于东伯侯。

这道命令解读起来,就是西方那套‘我封臣的封臣,不是我的封臣’。

某种程度上,等于抵消、对抗了推恩令带来的冲击。

当然……要能彻底落实才行。

不过,难度并不高。

因为商朝并不是封建制的中央集权国家,而是一个由大贵族、大奴隶主们组成的合众国。

各方诸侯对自身领土,有着近乎绝对的自治权。

推恩令能在这样的土壤下盛行,击中的是所有贵族家次子们,不甘于人下的心理,让所有的大贵族、大奴隶主们自家院子里起火。

而东伯侯姜桓楚的应对,并没有对抗‘推恩令’,只是整合了自身麾下的‘势力’。

等于缓解了被推恩令瓦解的时间。

至少在庞大的封地,被子嗣们瓜分完之前,作为东伯侯在大商东面,依旧保有着极大的权利与势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