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文完全不同,年代甚至更老,若能找出圣人之言…”

“何为圣?”

王夫子眼神古井不波,忽然问道。

中年儒士微愣,面色变得凝重,恭敬拱手道:“圣人乃悟道之人,参天地阴阳之变化,为人族领路之先贤。”

王夫子微微一叹:“水利万物而不争,圣人非不争,乃大争,争的是人族气运。”

“天道不变而人道因时而变,圣人力有穷,若执着于古圣之言,人道何以革新求变?”

中年儒士额头渗出冷汗,不敢再多言。

山海书院百家争鸣,只要学说受众人承认,便可得夫子之称,开院授徒。

这是山海书院最近新起的“古周礼之辩”。

崇古派认为古周之礼使人族气运延续至今,不可妄变,引发动荡。

改革派认为人族气运不断衰退,古周之礼已不适合如今,革新求变方得一线机缘。

崇古与改革派各执一词,互不相让,若非书院规矩森严,早已开干。

即便如此,私下里也有不少人约架决斗。

这件事名义上是理念之争,实则涉及各方利益,还与当今局势联系颇深。

中年儒士专心古文探究,可不想惹祸上身。

王夫子也不再多说,而是眼神微动,望向窗外。

与此同时,一名青袍书生匆匆来到茶室外,恭敬拱手道:“夫子,外面出了点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