性本善这个主张的诠释。

孟子针对人性本善这个概念,提出了一个思想实验:一个素不相识的孩童在井边玩耍,突然失足跌落水井,而你恰好从旁经过,无意中看到这个场景,你的内心中的第一反应是什么?你的行为上的第一反应又会是什么?

不考虑周围有没有人,不考虑外界对你的行为的评价,也不考虑名誉不名誉的问题。

单单只追溯心头最原始的、最本能的反应……

孟子认为,这就是仁,这就是人性本善。

这也是儒家与法家最根本的冲突。

儒家认为人性本善,只需要后天加以引导,提高个人修养,就能造就人人皆是君子的大同世界。

法家则认为人性本恶,必须要严明律法,用高压威慑、管束百姓,才能造就各行其道、各司其职的秩序世界。

在这一点上,陈胜本身其实是没有自己的主张的,无论是人性本善、还是人性本恶,他都觉得太绝对,都不拥护。

他所奉行的,是更加朴素、也更加温和的处世观: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

而他的态度,决定了他的施政方向。

只是,要想将这一碗冲突的、沸腾的水端平,他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,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要学习。

孟子的学说,陈胜就已经翻阅了很多次,每次都有新的收获……

适时,蒙毅躬身入内,揖手道:“启禀大王,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