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这件事,加上许银锣的威信,那就再没什么疑虑,以后无论谁说什么,他们都不信。

老儒生压了压手,人群立刻安静下来,他满意点头,又摇头叹息,说道:

“陛下下罪己诏,承认了纵容镇北王屠城,许银锣,他昨日说的都是真的。要不是许银锣一怒拔刀,楚州屠城的冤案就难以昭雪,郑大人,就,就死不瞑目。”

欢呼声和喝骂声一同爆发,甚嚣尘上。

“大奉能出一位许银锣,真是上天垂青啊。”

“可惜,许银锣现在不是官了。”

“不是官又如何,他依旧是大奉的英雄。”

至于骂声……

“昏君,这个昏君,难道楚州人就不是我大奉子民?”

“修道二十年是昏君,纵容镇北王屠城,这就是暴君。”

“大奉迟早有一天要亡在他手里……”

骂声很快就消停下去,被周围的官兵给镇压下去,但百姓依旧小声的咒骂,或在心里咒骂。

而官兵也没有真的要对这些犯大不敬之罪的百姓怎么样。

皇帝下罪己诏,本身就是认错,就是在给百姓一个发泄、谩骂的渠道。

……

国子监。

原本读书声郎朗回荡的,天下学子的圣地之一的国子监,此时到处都是感慨激昂的斥责声和怒骂声。

读书人骂起人来,可比老百姓要花样百出的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