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五十年

五月二十一, 礼部

雍亲王带着大学士王顼龄等人,开启了封存的贡士会卷。

磨勘试卷期间,所有相关人员不能离开礼部后堂,包括雍亲王在内。

磨勘会试的目的主要是“防弊窦, 正文风。”从考生的试卷以至考试的各个环节,都在磨勘的范围之内。

如果考生的试卷有文体不正,字句可疑, 全篇抄袭,朱、墨卷不符,策文所答非所问等情况,即行斥革。

如有不尊传注, 不避庙讳、御名、至圣讳、誊写用行书、草书, 文中引用后代史实和书名,抬头不合规定,或论及本朝臣子人品学问等情况, 则罚停殿试一科至三科。

主考官、同考官等也将因情节的轻重, 受到罚俸、革职等处分。

因会试磨勘,针对的都是已取中的贡士,又往往连累考官, 以往的磨勘官员大都秉持宽宏的原则,尽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 只要不是过分严重的问题, 很少有真的斥革罚科的。

但是今年, 主持会试磨勘的是雍亲王, 很多这次取中的举子听说了都暗暗叫苦,生怕自己一百八十拜都拜了,会绊在这最后一个坎儿上。

雍亲王要连续半月呆在礼部,苏伟自然是是跟着的,张保也随同伺候。

磨勘会卷主要两个环节,先阅朱卷,再校队朱卷与墨卷是否相同。

朱卷是考试结束后,由誊录所誊录的学生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