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兵来将挡水来土掩,打仗哪有事事完备的?依照这位大人所言,我大清将士怕这个怕那个,难不成只等人家一路打上门来,直接亮白旗完事儿吗?”

“几位大人不要冲动,”兵部尚书萧永藻站出队列,冲康熙爷拱了拱手道,“启禀圣上,依微臣愚见,是战是和还要等边关具体消息传来。如今,肃州总兵官路振声已带兵往哈密支援,臣想有噶尔丹大败在前,策妄阿拉布坦也不敢贸然行动。”

康熙爷没有说话,吏部尚书富宁安紧接着站了出来,“臣不同意萧大人的看法,兵贵神速,无论策妄阿拉布坦打得什么主意,他的野心都昭然若揭。噶尔丹兵败后,策妄阿拉布坦大力发展准噶尔各部,每年都要消耗大量战马兵器,尤其近几年更是屡屡屯兵。此次无论是策妄阿拉布坦有意试探,还是企图掀起战事,我大清都必须强硬回击,否则定会给贼寇可趁之机。”

“富大人的担心有道理,可是战事一起,百姓必然要受到牵连,”萧永藻略略抬头,口气深沉,“若想安抚民心,势必要出师有名,策妄阿拉布坦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黄口小儿,他突然发难,只怕事出有因。若咱们贸然行动,只怕到时反中了他挑拨人心的计谋。”

“萧大人所言有理啊,”不同意开战的几位大人立刻出言附和,“今年甘肃雨水也少,这正赶上秋收的时候,大举迁兵扰民不说,军粮也不好争购。”

“是啊,是啊,而且不止哈密,策妄阿拉布坦一动,甘肃、青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