约书亚第7章 问答(第3/6页)
3:6),他为世人的罪被钉在十字架上,使得相信他的人能够被赦免。教会也因此成为“圣洁国度”(彼前2:9),信徒们在基督里被称为圣洁,有了新的生命和身份。
思考题二
题目:约书亚记7:24 - 25记载亚干全家连坐受罚,当代常质疑“集体惩罚”的公平性。结合撒母耳记下12:13 - 15(大卫犯罪,幼子死亡)与以西结书18:20(“儿子不担当父亲的罪孽”),探讨圣经中个体与群体罪责观的张力。今日教会当如何在维护圣洁与践行恩慈之间取得平衡?
答案:
圣经中的罪责观平衡:
旧约的群体性原则:从亚干事件可以看出,它反映了古代近东家族连带责任文化(书7:24)。亚干将财物藏于帐棚内,很有可能全家都知情(7:21 - 22),所以在这种文化背景下,全家受到牵连。同样,在大卫犯罪的事件中,大卫犯了奸淫和谋杀的罪,结果他与拔示巴所生的幼子死亡(撒下12:14),这显示出罪的影响力会波及到看似无辜的人。但这并不否定个体责任,例如在《约伯记》1:18 - 19中,约伯的儿女在吃饭喝酒时遭遇灾难丧生,但约伯并没有因为儿女的遭遇而被认定有罪,说明个体责任依然是存在的。
新约的个体转向:进入新约时代,基督强调“各人要照自己的行为受报”(林后5:10)。比如在《马可福音》2:5中,瘫子得医治是与他个人的信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