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专注与更新,是建立深厚信仰关系的基石,只有当我们从内心深处真正接纳上帝,才能与祂建立起亲密无间的联系。

“性”(??????, nefesh)则指的是整个生命的存在,涵盖了行动、呼吸与生存的每一个层面。这意味着对上帝的信仰并非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方面,而是要贯穿于生活的点点滴滴,从日常的言行举止到内心的所思所想,都要体现出对上帝的敬畏与顺从。

在流散的艰难处境中,当圣殿、土地与王权等外在的宗教结构逐渐消失殆尽时,这种“尽心尽性归向”的呼召显得尤为重要。它促使信仰者将信仰内化为个人与群体的生命实践,无论身处何种环境,都能坚守对上帝的忠诚,以实际行动彰显信仰的力量。

二、但以理书中的流亡信仰实践

但以理与他的三位挚友作为被掳至巴比伦的犹大精英(但以理书1:3 - 6),他们的生平经历犹如一部生动的信仰史诗,完美而深刻地体现了申命记4:29中所倡导的“尽心尽性归向”。他们的信仰实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极具代表性的范式:

(一)在异教文化中持守身份

在巴比伦的异教文化环境中,但以理和他的朋友们始终坚定不移地守护着自己的信仰身份。例如,但以理毅然决然地拒绝食用王膳(但1:8 - 16)。这一行为背后有着深刻的信仰考量,因为外邦的食物极有可能涉及偶像祭物,或者不符合利未记11章中所规定的洁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