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生会倒也并非一无是处。

务实和务虚在国内都很重要,务实需要很多人前赴后继,务虚也需要有人去做,这样才能达成平衡,才不容易出乱子。

不扯太远,杨谦仔细地翻看起了这两叠来自很多年轻学生的心血。

他不需要一篇篇文章的翻看,也不需要一份份名单的研究,杨谦知道自己的需求。

他要写的剧本,主要是写给新一代即将要毕业、跃入人海的年轻学生的。

所以,杨谦所要了解的,也是比较年轻的优秀毕业生的经历。

那些像七十年代援藏的老校友们的采访,虽然杨谦也是看得肃然起敬,但这些故事,其实在新时代也有了新的表现。

比如杨谦现在看的这个!

《响应***号召,我校2021届毕业生潘倩回乡执教》(注1)

这位跟杨谦算是同一届毕业的姑娘也是选择了回到家乡,不过,跟杨谦不一样的是,杨谦的家乡在还算富庶的粤省西部,而她的家乡却是在贫瘠偏远的秦巴腹地。

学的是魔都师范大学中比较厉害的地理科学专业,但她没有留在繁华热闹的大城市,而是回到了家乡,而且是回到母校新建的一所城郊分校任教。

“国家的资助帮我完成学业,我决心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”(注1)

这句杨谦看了都感触颇深的话,是这位因为家庭贫困、多次获得国家助学金的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