艺术品中转站(第1/11页)
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,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,香港的经济早已腾飞,诞生了一批有闲有钱的收藏家,追求琴棋书画、收藏古董品玩,以陶冶情操、修身养性,收藏市场爆发出非常巨大的需求。与此同时,香港的需求辐射到了台湾、东南亚以及欧美,海外亦有喜好收藏、热爱投资中国艺术品的同胞,但由于政治原因,无法直接在大陆采办藏品。
于是大家把目光投向了香港。
此时大陆的情况是百业待兴,内地的国营文物商店要卖文物完成经济指标,但国内缺乏必要的经济购买力,只能向海外寻找收藏转卖方向,还没有回归的香港就是最佳的出路。
香港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由贸易和税收政策,及政治、经济、地缘位置等因素,文物得以集聚、交易、收藏和投资,便成了最大的文物艺术品的中转地。
明式家具自然也在其列。从数量到品质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1985年、1989年,王世襄先生的《明式家具珍赏》和《明式家具研究》先后在香港出版,掀起了明式家具的收藏高潮,不论是收藏人数还是交易数量,皆达历来之最。
伴随而来的,家具的走私也便更加厉害了。二道贩子们用王世襄先生的书,按图索骥,在国内搜集明式家具精品,再倒卖给前来淘宝的家具商人。明式家具收藏的高峰,同时也是明式家具的精品走私高峰,不得不让世人喟叹,后人唏嘘。
家具体积庞大,以最常见的官帽椅、太师椅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