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名之作(第2/5页)
写名字啊!于是这群人便约定了一个俗规,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不起眼的地方,可能是树干上,也可能是草丛边,也可能是山石侧。范宽《溪山行旅图》,署名就隐藏在树叶中,崔白《双喜图》落款也在树干上,尽量让自己的名字和画融为一体。
此轴宋代“宣和装”,玉池用绫,前、后隔水用黄绢,白麻笺作拖尾,连画本身共五段。过去的装裱匠人,手艺相当高超,糊中缠入白笈将永不落丝,丝格间均以浆工添平而永不漏底。旧书画虽然破碎至不可分辨、或者脆到几乎一吹即散,仍能装裱如原装。这类不太完整的书画经装裱后,如果悬挂或正视,都不会看出有什么破绽。如果面向阳光由背面看,则原形毕露。
这幅古画,已经很老很黑,很黄很旧了。虽然画被装裱起来,但画面仍然旧得发黑,画上面的高山,树木、灌木、亭桥,瀑布以及溪涧都已经变得模糊不清。隐约能看见在金色灿烂的地方,有一骑驴人的模糊影像。其他远山,峭壁,老松,好些个地方墨色黯淡,几乎就是黑点一坨。溪岸,泊船,已经黑得只剩下墨团簇簇,更把画的一些意境给遮掩住。
立轴,纸本,水墨,纵128厘米,横85厘米。右下角有一个圆形的戳印,画的左上,及隔边的名家款识,都已经模糊不清了。.r./
整个画面上没留下任何的文字,也就是作者没有落款的日期和署名,以及题跋等。无法确定作者,身份成谜团。历代鉴藏名家的钤印,全部盖在画外,画内没盖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