枚钤印。明显对作品十分爱惜,皆视为珍贵文物。

在古代画作上,无款无识,无法考证其作者的身份来历,但画工精湛,并不输于那些名家之作的精品,往往都被后世名人所收藏。这类画,有个统一的名字,叫做“佚名”古画。以唐宋画居多,明清也有一些佚名画作流传下来,但明清知名画家仿唐宋的画作,其价值和唐宋佚名画作相比,就差远了。唐宋流传下来的佚名画作,也多被录入到书画典籍中。康熙和乾隆皇帝都曾经收藏过很多唐宋的佚名画作,并且在上面盖了他们的铃印,题了诗作,即使抛开古画本身,那些附在画作旁边的名家手迹铃印,也价值不菲。

王静怡拿了高倍放大镜在十几个印戳前看了半响。她一边捶着腰,一边揉着疲倦的眼睛,轻轻摇头,黯然叹息:装裱不用细看,无疑是宋代。立意看不透,画工看不清,签名看不见,印戳印章,实在是模糊得不成样子,没法判断。只有看材质了。

上官洛说:或许,这就是天意。识破天机,方能得之。

李骏说:纸张看着,不太像宋代,像明朝的。

王静怡吩咐道:拿碗冰水来。

上官洛从冰箱拿出瓶矿泉水,倒入碗中,丝丝冷气直冒。

王静怡把中指头含口中,瞬息间,指头拿出,泡入冰碗,又张嘴在指头上猛呵了一口热气,然后指头闪电般地印在发黄的纸张一角。顿时间,画纸现出一点浅浅的手指印水渍。

李骏露出一抹惊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