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3章、猫儿偷糍粑(第3/5页)
的年轻人,在他们所处的时代,都分别做什么。
每个人仿佛都是当时时代的缩影,又仿佛都恰好走到同一条街道上来,没有很模板化的姿态,就是很寻常或跑或走或站,那抱着孩子的唐装少女略显慵懒,似乎在等着外出的亲人归来,挑夫少年眼神空洞得如同行尸走肉,百褶裙和旁边的学生装皱眉焦虑,行色匆匆,浑身破烂军装的红小鬼精瘦眼发亮,却身经百战,从跑动的女学生开始,阳光开朗的气息出现在这些少年身上,哪怕凝神思索,都在带着书卷气。
连挤在主席台边的老师都看出来: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只有生活条件好起来,脸上才会少了那种为温饱为生存而焦虑的斗争气息,时代不同,确实要培养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,有意义!很值得推敲背后的意义。”
校长都慷慨起来,这位一贯都把百分之九十九升学率挂在嘴边的土生土长校长,指着画面:“这面墙会一直在这里,大家都会从墙前面走过,是碌碌无为的甘于平淡,还是超越自我的去报效祖国,证明人生价值,都在大家的选择之中,这就是我们千百年来年轻人的缩影……以史为镜,可明得失,非常感谢万长生同学给大家树立了这样一面镜子,可以看看我们能成为什么样的人。”
场面虽然有点拥挤,但是却不混乱,大家主要是新奇。
新奇第一次看见这种栩栩如生的画法出现在眼前,要说像照片那么写实,万长生的色彩人物绘画功底还没到,更多是他比较扎实的素描功底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