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3章、猫儿偷糍粑(第4/5页)
加上光影色彩,如果拿到科班的专业油画家眼里,甚至能看得出来他的面部绘制有点稚嫩,毕竟这是万长生第一次用西洋画法画人物头像,好在他造型能力够强,没让面部变形。
最出彩的还是他这种掌控很多人的散点画面模式,十三个角色,没有谁是最主要的,相互关系就是擦肩而过的路人,把不同时空的人物放到同一个背景,或者说同一条路上来。
这种没有遵循西方传统绘画主次分明的模式,竟然还有点超现实主义的魔幻感觉。
其实在中国画的场景里面比比皆是,《清明上河图》几百上千个人物都各顾各的,著名的《韩熙载夜宴图》哪怕分成好几段,主角都有出现在里面,可笔墨分量跟侍女也没差多少。
所以看起来有种很特别的感觉,每个人身上都有故事。
林老师是最满意的,作为万长生曾经的老师,又邀请安排了这次的壁画绘制,忍不住拿麦克风提问:“我就有个小小的疑问,为什么没有古代的书生呢?古代的读书人还是应该有的吧?”
万长生想想回应:“我想表达的是时光流逝,那么每个时代呈现的是当时同龄人最主要的身份,古时候能够读书的人,是极少数吧,大多数人还是早早的养家糊口,我在乡下长大,还是比较清楚这种民间疾苦,相比之下现在受教育的程度是天翻地覆,这才是我想表达时代变迁的意义。”
二中学生们恍然大悟,原来画画还有这样的说头。
林